暑期子女看护、教育是双职工家庭的难解之题。孩子看护累、培训接送烦、支出贵的现象困扰着很多家庭。由于大部分职工家长没有暑假,暑期孩子看护、教育需要送往各类培训机构和托管中心,并寄希望于孩子通过在暑期培训机构的长时间学习可以实现学业上的“弯道超越”,但这往往也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北京、山东、广州、深圳等多地教育部门已陆续开办暑期托管班。目前,政策出台月余,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探讨破题之法。
1
暑期托管为减负,家庭教育不能缺
现阶段,各地区的暑期托管大多以线下到??雇泄芊裎鳎康氖俏思跚峒彝ナ钇谖尴菊展撕⒆拥难沽?。学校作为专门的学习场所,将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让孩子能够呆在一个自己熟悉、家长放心的环境,并且花费很少,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很贴心的服务。但是孩子只呆在学校内学习是不够的。他们不仅仅需要在学校内学习知识,也需要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去科技馆、去美术展、去图书馆……更需要家长的陪伴,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能缺席。如果只是为了家长自己图方便,而将孩子一股脑地“丢”给学校、“丢”给老师,那么最终暑期托管也不会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2
趣味课堂受欢迎,众口难调需平衡
北京市暑期托管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在校生,托管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确定托管服务承办学校,学生按照就近原则进行报名,往往一所承担暑期托管业务的学校需要承接来自周围几所学校有托管需求的学生。8月3日,第一期暑期托管业务告一段落,主推的“趣味课堂”受到孩子们欢迎,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由于托管班涵盖了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并且来自不同的学校。有限的课程安排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上师资力量的限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被聚集在同一个课堂内。趣味课堂上有老师教孩子们折纸玫瑰,“老师会教同学们折纸的基本方法,在掌握基本技能的情况下,自己来设计手工作品,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但高年级的孩子觉得有点太简单了,低年级的孩子学起来还挺吃力?!痹谕骋坏娜の犊翁蒙?,要照顾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确实是个难题。
3
现实需求大,老师人手缺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53名小学生家长调查显示,66.7%的受访家长关心托管服务的日程安排是否符合孩子兴趣,61.1%的受访家长期待加强社会力量参与,丰富暑期托管内容。家长的意愿,反映了多元化的暑期托管需求。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孩子需要换一种“坐姿”,放松一下。如果只是让学生写作业,不是放假的初衷,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个必须关注的现实情况是,像这样周期性、时段性的民生刚需,公共部门应该投入,但又不可能普遍组织常设机构开展服务。老师们在工作了一个学期之后,也理应获得一个充足的假期,好好休息。因此,在人、财、物等问题上,需要有更加灵活的办法,调动各方积极性,尽量实现最大公约数。
总体而言,暑期托管并不应该简单地以缓解暑期学生看护难问题为导向,而应该在多方协作的基础上,为社会、为孩子撑起一把大伞,搭起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办好教育的桥梁,为孩子编织好快乐的童年。破解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重点要围绕“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房办事、有章办事”等“四有”保障展开:
有人办事,托管服务社区化。学?;胨谏缜?、周边单位开展合作,动员教师、高校学生、社区工作者等志愿者队伍,以及美协、音协、舞协、书协等各种社会团体,共同组成托管队伍,解决“有人办事”难题。同时,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有时间、有条件、有意愿和有能力的家长参与到暑期托管服务中,保障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因暑期托管而缺席。
有钱办事,经费支持财政化。出台规章制度,由财政补贴兜底暑期托管服务,并纳入年度预算。参与暑期托管服务的老师和工作人员,给予弹性收入激励,多劳多得?;慵缁崃α浚剐F蠛献?、校社合作、校校合作,多方合力提供、互换教育资源,降低暑期托管运行成本。
有房办事,托管空间多元化。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社区空间、公共场馆、企业等,都可以为托管服务提供支持。除课堂空间外,联动多元化的实践点,开展校外活动,拓展兴趣爱好。
有章办事,托管服务规范化。结合地方实际,出台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暑期托管服务的组织和协作单位、工作流程、服务标准、监管措施、经费保障等,推动托管服务高质量供给、高效能实施。
总之,想要办好暑期托管这件民生实事,“有人、有钱、有房、有章”缺一不可。构建合理的“政府主导、学校为主、社会参与、家庭支持”的资源调配机制,才能让暑期托管服务扎实落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编辑:庄赟卿 许梦迪
审核:马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