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_唐人阁论坛qm_品茶qm论坛官方网站_品茶qm论坛官网

新型城镇化内涵、部署的认识与解读——《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23-04-07 13:18   来源:城市怎么办

编者按

近日发行的《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是城市工作管理者、规划者、建设者、研究者必读必学的理论著述。杭州城研中心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和全体研究人员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近期将陆续播发学习体会,努力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真正以理论武装提升城市学研究水平。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通过学习《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笔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部署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一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

我国城镇化在快速发展中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粗放扩张、人地失衡、政府负债、环境恶化、千城一面、遗存破坏等。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3年,中央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作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豆倚滦统钦蚧婊?014—2020年)》的正式出台标志着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的正式开始。

二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城镇化

这是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

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提到: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我们是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提出促进“四化”同步,既符合现代化建设规律,也顺应数字时代要求。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迈上新征程?!吨谢嗣窆埠凸窬煤蜕缁岱⒄沟谑母鑫迥旯婊?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立场,也是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城镇化的目的在于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让广大人民共同分享城镇化的成果,要让有意愿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融入城市,有就业支撑,有政策保障。

新型城镇化是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对推进城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以?;ぷ匀换肪澈途每沙中⒄刮〉?,前提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能源和?;ど肪车脑龀し绞胶拖涯J?,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最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推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

城市群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群理论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城市群内涵的研究不断深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奔岢殖鞘腥何魈逍翁?,就是要处理好“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特别是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三 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重点针对存量未落户人口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水平。重点任务包括五大方面内容,要点如下: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促进公共服务惠及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等。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岗位。健全配套政策体系。

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

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开展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促进超大特大城市优化发展,有序实施功能疏解。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通过资金支持、用地计划指标新增等方式支持发展条件较好的县城发展。完善边境地区城镇功能。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老旧厂房、老旧街区和城中村,防止大拆大建。加强住房供应保障,主要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健全便民服务设施,探索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一点多用”。此外,还包括提升智慧化水平,加强历史文化?;ご械取?/p>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强化空间治理,包括落实三条控制线,合理控制老城区开发强度,增加公共空间,治理“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乱象。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通过机制创新、数字赋能,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稳步推进改革试验,包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

小结:总的来说,我们认识到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创造性地贯彻五大理念、落实五大统筹,通盘考虑人口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产业的城镇化和市场的城镇化,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而推进中国城镇化从经济型城镇化转向生态型城镇化、从土地型城镇化转向人口型城镇化、从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从粗放型城镇化转向效益型城镇化,使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

3.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发改规划〔2022〕371号),2022年3月

4.《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

5.王国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工作导向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浦市长论坛上的讲话,2016年5月

审核:接栋正

  作者:姜圣华  编辑:陈俊男